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9的文章

Re17 #4 不小心走到右邊

圖片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和光國際高中入學說明會。 *   從我的寄宿家庭到學校單程大約要一個半小時。這天的說明會是十點開始,但是習慣早到的我選擇在七點半出門。   日本人的步調比想像中的還要快許多。當天我一走出家門,就看見許多通勤族以 144 BPM ( beats per minute )左右的速度往車站走去。而愈趨近車站,行人的速度也愈趨加速,大概快到 160 了吧我想。我始終穩定地走著 126 或 128 ,直到看見車站內的跑馬燈顯示往所澤市的電車將在兩分鐘後進入月台,才改以 172 的速度走一段華麗的 Closer 。   走的太急,沒有注意到。不論是搭電扶梯時、或是走在月台時,我總會不小心走到右邊。日本的行人和交通工具都是靠左而行,下次務必留心。 **   我決定更改上學路線:航空公園→所澤→大泉學園,接著再搭公車直達學校。   欲搭乘日本的電車,有三種付費方式。可以在進站前的售票機器購買該次旅程的票,也可以用 PASMO ( IC 卡,類似台灣的悠遊卡)預先儲值再刷卡進站,亦可在 PASMO卡中 購買以月為計算單位的定期券(類似台北的 1280 ,不過電車和公車的要分開買) 。   順帶一提,車站裡的飲料販賣機也可以直接用 PASMO 刷卡付費。   進到月台後,可不是每台車都可以搭。日本的電車從快到慢、或著說依停站數的多寡,分成特急、 S-TRAIN 、快速急行、急行、通勤急行、快速、通勤準急、準急和各停(各站都停)九種,越快的車型停的站就越少。以我要轉乘的「所澤→大泉學園」為例,若不想要換車轉乘的話,便只能搭乘通勤急行、通勤準急、準急和普通四種車型。所幸月台裡的電子顯示板會清楚的告知即將抵達的兩班電車的資訊,因此實際搭乘的時候並不會覺得複雜。      不論是電車或是公車,他們的到站時間和抵達時間都精準的可怕。日本的公車班表不需要用電子螢幕顯示,也不需要甚麼 APP 來查看車什麼時候到,你只需要在既定的時間點抵達公車站然後上車,僅此而已。即使公車早到,司機也會在站內稍等,等到準點再出發。一切都以準時為最高原則。   我所搭乘的西武公車,需要在上車時和司機說你要在哪一站下車,然後投錢(紙鈔亦可,可找零)或刷卡。公車的定期票四個月一萬五千日元,如果是投

Re17 #3 覺得十分幸福

圖片
  這篇介紹我的寄宿家庭。 *   期初研習會結束後。我跟著交流協會的老師,從東京海洋大學旁邊的品川車站,先後在池袋、和光市、川越市、本川越等站轉乘電車,最終抵達西武新宿線上的航空公園站。   順帶一提,我的學校位於和光市,之後每天上下學路途,大概都得月色真美一番。(注:日本動畫 《 月色真美   》 即是取景自川越。)   在日本通勤必定是要買定期票的,請不要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   當天晚上, Home 媽來到車站與我會面後,我便與協會的老師道別。今後就得一個人努力活下去了,從此刻開始。   我的家距離車站很近,走路五分鐘左右可以抵達。房子是傳統的日式平房,兩層樓,附有一個庭園和停車位。 Home 爸高齡八十三歲, Home 媽亦已過七十五歲大壽,不過身體都還蠻健朗的,用日文形容的話,大概像是「元氣」的感覺。   第一次在實際生活中說出「お邪魔します(打擾了。日本人進別人家前所說的慣用語)」。大門沒有鎖上。    Home 媽讓我先把行李放到二樓的房間。   不出所料,是非常傳統的日式房間。床鋪是由兩張略硬的蓆子、一顆粗粗沙沙的枕頭、以及一條柔軟的大毛巾作為棉被所組成。家具多是木製品,地上舖有地毯,另外附有一台小小的電風扇,沒有冷氣。房門沒有設置門鎖,電燈開關是用拉的,開關線懸吊在房間正中央。鎮日無時無刻皆可聽見窗外的蟬聲。房屋臨鐵道而建,因此不時會有震耳的電車聲與蟬共鳴。   覺得十分幸福,如果蟬聲能稍微小聲一些就真的完美了。   接著,我們一起共享晚餐。第一天的晚餐是 Home 媽做的 咖哩飯。 ***   家裡除了 Home 爸 Home 媽,還有一位來自韓國的男生,正在日本讀高中。他二十四號就要先行回國,我們能相處的時間只有兩天。    Home 媽負責家中一切家務,且平時還有自己的工作,十分辛苦。與我獨處時會盡可能地用簡單的日文和我談話,但只要身處 Home 爸能見之處,就會回歸到賢妻角色默默為家庭付出。    Home 爸擅說英文,溝通起來方便許多。已退休,喜歡麻將,不時會邀請朋友至家中同桌共遊。順帶一提,這個家中有三張麻將桌,平時吃飯的餐桌是由麻將桌加一塊木板所拼成。客廳的牆壁上記錄著他與其他七位朋友近期的麻將點數,也貼有他們之

Re17 #2 名字的唸法

圖片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九日,我穿著建中制服,右手拎著樂器,左手拿著護照和入國申請卡,抵達了羽田機場。身邊的二十二位夥伴是第三期赴日留學高中生。   接著,八月十九至二十二日,期初研習會。 *   離開機場後,原本計畫先去飯店放行李,但由於班機延誤,我們便改變計畫,直接前往下一個行程 ― ― 拜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東京本部,並和老師與理事長們請安並自我介紹。   我們二十三位留學生們圍著由數張桌子併成的大方桌坐下,並依順時鐘方向逐一自我介紹。此時的我還沒想好自己的日文名字要用中文還是日文的唸法。姑且先用中文吧。   與高官們拍完團照後,我們移動到同層樓裡的另一間教室。這間教室即是這四天授課的場所。   第一堂課堂於第一天的傍晚開始,課程內容是大家領取並熟悉自己的手機(在留學期間,協會借給每人一支智慧型手機方便聯絡,每個月有2GB的網路可用)。完成各式設定與教學後,距離課堂結束的時間,尚餘三十分鐘。   我有不好的預感。   「原本第三天要報告的簡報,就先提前報告吧。」老師用日文說著。   一個人報告五分鐘,我的報告順序是第四個。順帶一提,日本人對時間的控制精準的可怕。   這次報告的內容是介紹自己和介紹台灣。雖說簡報是做好了,講稿也寫好了,但就是一直不夠滿意。原本是打算利用這兩天晚上來修簡報的,但如今只能出師未傑身先死了。   報告的不好,簡報也很爛。當天還穿著建中制服。   建中之恥。 **   第一天的晚餐是炸雞塊定食。   晚餐後我們留學生們在飯店內的會議室集合。大家逐一填寫各自留學學校的入學資料。有些人日文能力極強、很早就填完休息去了,我還在「名字的假名要填中文還是日文唸法」這種再基礎不過的問題上猶疑不決。   我不知道怎麼填寫資料。不只是姓名唸法的問題,填寫其他諸多欄位時我也常常無法一次搞定。   晚上九點鐘,大家已然回房,而我還沒填完資料。   當時的我,正在自暴自棄。為什麼我的日文程度這麼差,為什麼來日本之前不好好把日文學好,為什麼要讓別人失望,為什麼要丟建中的臉......   可是,沒有時間給我浪費了。   我冷靜下來,花了半個小時把所有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條列記下。   晚上九點半是我與老師的個人面談時間。每個人的面談時間預計只有五分鐘,而我面談完回房間時,時鐘的時針已悄

Re17 #1 獨木橋

    請容我先簡單地自我介紹。   我叫江英齊,台灣人,今年十七歲。在台灣就讀的高中是台北市的建國中學,現在正在日本埼玉縣的和光國際高中留學。   喜歡音樂,偶爾寫些隨筆。   堅信著只要夠努力的話,身邊就會有好事發生。   自我介紹完畢。 *   首先,非常感謝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我機會來日本留學。   這次的台灣高中生赴日留學計畫,簡單來說,即是由協會招募台灣籍的高中一、二年級學生,並提供公費(就是日本納稅人出的錢)讓留學生們在日本生活一年,藉此培育能成為日台橋樑的知日家以促進兩國未來發展。   詳細的規章在此不多做贅述,有興趣的話可以查詢協會網站了解更多資訊。   第一次聽曉此計畫,是在留學前一年的十二月的某天,前往建中合作社的路途上,那張公佈欄上的海報偶然奪走我的目光。   「我想去。」這是當時心中出現的唯一想法。   於是,我踏上了這條獨木橋。 **   我是個能夠只用幾秒鐘訂定夢想,再花好幾年時間不斷為此努力,最終實現那個夢想的男人。   還記得國中時有一次偶然看見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簡章,我便指向狀元獎的獎盃,懵懵懂懂地說道「我想要這個」。   然後,我為了實現自己的這句話,報名了國中的數學資優課程,每天不斷不斷地刷題目,也自己利用網路資源,投入好幾個月的時間每天一生懸命地先修了高中的數學進度。一路努力通過縣市初賽、全國複賽、國手選拔賽,可惜最終在香港舉辦的世界賽中惜敗,僅以第二高分的特等獎作收。   另外一個例子。升上高中二年級的時候,不知為何突然有個奇怪的念頭,「我想辦獨奏音樂會」,當時是這樣說的。   我是知道的,籌辦一場音樂會要價不斐,也並不是一個人想要就能完成的事,更遑論我只是個不知名的小男孩,即使真的辦成了也難有高知名度。   但,我還是做到了。高中二年級時,我轉入了建中的人文社會資優班,利用資優班專題研究的機會獲取學校資源,再利用班級及社團的人脈攏絡幫手,並透過各式平面及網路的宣傳,為我的獨奏會追求更高的資訊觸及率。最終,很幸運地成功籌辦了一場屬於自己的獨奏音樂會。   人不瘋狂枉少年呀。 ***   決定想要赴日留學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即是考過日文檢定(至少要 N4 才有報名留學的資格)。說來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