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17 #10 玩起遊戲,我可是不會輸的


  最近一個禮拜期間,我在吹奏樂部總共演出了四場表演。


  第一場表演是在體育祭結束後的隔天,禮拜六的上午。在台灣,鮮少有音樂會舉辦在早上,這感覺蠻新鮮的。
  當天早上八點大家先在學校集合後,便立即起身前往表演場地。在日本,集合點名後不需要再給大家時間整理攜帶物品,集合前先自己搞定一切才是常理。

  這次的表演場地,是距離學校步行十五分鐘左右的兒童館。抵達表演場地後,我們很快地依照規劃好的分工模式佈置場地。場佈完後,指揮臨時決定當天要加演一首曲子,這首曲子除了我之外的所有團員都在暑假時表演過,所以才能夠這麼臨時的上陣。小號組長水家和我說,這首曲子不僅要記住跳舞的動作,還要背譜演奏,所以演出到此曲的時候,我在場邊旁觀即可。

  如果你看過先前的網誌,你大概能夠猜到,這不是我會做的事情。
  我趁著彩排中間的休息空檔,向小號組的桑名翻譯員求助,請她把這首曲子的動作從頭到尾做一次,接著我和演出位置在我前面的嗚醬借了譜。馬上就要彩排這首了,我只能夠速速瀏覽幾回。不過,之後無論是彩排此曲、或是正式演出時,舞台上的小號組都是完整的九個人。

  總之,最後是一場成功的演出。加入吹奏樂部的第一次校外表演,因為是在兒童館演出,所以我們也「應景」地選用了許多像是麵包超人、阿拉丁等等可愛的樂曲。其中最為可愛的大概非 “Walk the dinosaur” 莫屬(John Wasson改編的版本),十分有趣的一首曲子。

  題外話,表演完後,中午享用午餐時,小號組繼續玩著「殺手」遊戲。當天的第一局由我抽到殺手,意外的是,我成功在沒有被人發現的情況下,順利地用眨眼殺到只剩一位平民,贏下該局。這是我接觸此遊戲以來,第一次碰到由殺手方獲得勝利的情況。
  雖然和女生對到眼十分害羞,但若是玩起遊戲,我可是不會輸的。

**

  下一場的演出於隔週禮拜二的放學舉行。我們學校這禮拜有接待來自澳洲的學生,而吹奏樂部則負責歡迎會的表演。
  這次的演出相對起來單純了許多,演出的曲目大多是從先前的表演中,擇取氣氛比較嗨、動作比較熱鬧的樂曲再次演出。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們這次特別演奏了澳大利亞的國歌,並且,所有曲目之中需要說話的片段,其語言都從日文改成英文。對我而言並不是特別大的挑戰,內心表演的慾望一次次地被滿足,倒不如說是十分享受。

  順帶一提,從這禮拜開始,我們吹奏樂部有了新的基本練習方式:
  首先,所有團員依照固定的名單分成四個組別,每個組別裡都包含了起自長笛終至低音號的各式樂器,各個樂器的人數會平均地分配到四個組別中。接下來的三十分鐘,我們這個組別的十八名團員會在一名學生指揮的帶領之下,專注於各樂器間平衡性的長音練習。
  具體的練習模式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像全團基本練習時一樣,從低音樂器到高音樂器,以一個八度為單位,一組一組依序加進八度和聲中;第二種是在長音與Staccato之間切換演奏,這種模式除了練習平衡性之外,更可以大幅度提升不同樂器間點舌的一致性和精準度。
  最後一種最為困難,我們稱之為「リレーチュニング」,中文直譯是「調音接力」。我們的座位是圍成一圈而坐的,左右順序即是依照調音接力的順序所排。一個人吹四拍長音,接著下一個人接力演奏「一模一樣」的音符。「一模一樣」包括了音量、音準、音色、點舌各種方面,這可能比任何炫技曲都還要困難上好幾倍。

***

  同一週的禮拜六早上,部內重奏選拔會。
  十一月是日本管樂協會所舉辦的重奏比賽地區初賽。日本和台灣不一樣,沒有規定重奏要是什麼樣的編制,也沒有把木管五重奏、銅管五重奏或打擊重奏獨立成各自的比賽。獨奏比賽也是同樣的模式,亦即所有樂器混在一起比賽,沒有依照樂器分組。這種感覺頗酷。

  我參與的重奏團是「金管九重奏」,團內有小號screamer桑名,基本上整首曲子就是在給她秀高音。她同時也兼是我們練習重奏時的指導者,畢竟是重奏的形式,還是有許多和聲或平衡性需要處理,而她亦具有能力來擔任指導的角色。順帶一提,日本管樂團除了全團的團練之外,鮮少會找外面專業的分部老師,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由音樂能力較高的學生負責領導練習的。
  我們演奏的曲子是日本作曲家高橋宏樹的「Tres Trovador」,曲名是西班牙文的「三位吟遊詩人」之意。

  初賽結果,成功入選。其他入選的,還有另一組平衡性更完整的金管八重奏、出奇制勝的上低音號與低音號四重奏,以及實力超群的木管五重奏。不得不說,木管五重奏之中的每位團員都猛的難以置信:雙簧管就是之前文化祭音樂會演奏獨奏曲的那位,技驚四座;法國號更是厲害的誇張,好幾回都不禁令人嘖嘖稱奇;其他三人也都是各樂器的首席,實力超群,勢在必得。

****

  隔天的禮拜日,我參加了自抵達日本以來最大的一場活動:男子祭。

  前一天禮拜六的下午是男子祭的團練,這僅僅是我們表演前的第二次共同練習,地點在敝校的食堂。練習完的晚上,男子全員移動至隔天的表演場地「サンアゼリア(Sun Azalea)」,從我們學校步行十五分鐘左右即可抵達。十分高級的場地,無論是舞台或是休息室的精美程度,都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台灣的藝術表演廳。
  順帶一提,日本學生的晚餐大多都會回到家後才吃,因此即使我們當天彩排到晚上八點,也不會備有餐食,這和台灣大大不同。

  隔日禮拜天早上是一連串高效率的技術彩排。我們演出的開演時間是下午一點半,因此早上能利用的時間十分有限。即便如此,全員合照等等諸多瑣事也能夠在當天表演前先行完成,這樣的行事效率實在高得嚇人。
  再次順帶一提,我們吹奏樂部的女生們全員擔任本場演出的工作人員。每次上場前以及表演結束後,句句「加油!」「辛苦了!」都是那麼的令人欣慰與感激。


  下午一點半開始,先進行的是好幾所男子校(男校)個別的演出。其中有一所學校演奏「鳥之石楠船神(Sea Goddess)」,我曾經在台灣的高中社團,建中樂旗,演過這首曲子。
  上半場的演出很快地來到了結尾,我也隨後準備上場。下半場一開始,共學校(男女合校)的男部員們一起合演了加長版的「日本風情畫19」,全曲長達二十分鐘之久,其中有幾個片段因為編制問題,被調整成各個聲部只由一人演奏。我很幸運的被選為小號二部的演奏擔當,曲目難度極高,很是害怕。幸好正式演出時我沒有跌大家的股,安全下莊。

  下半場的後段,我再度上台。此時參與男子祭的二十五所學校的三百三十位男同學,一起演奏了三首曲目:瘋狂爵士樂 “Let's Go Crazy” ,鄉村民謠 “Centerfold” ,以及安可曲 “Shake a Tail Feather”,外加一首合唱曲「栄光の架橋」。演出的當下,我不斷地在腦中告誡自己,好好體會這個當下吧!每一個當下都是一期一會、都是一輩子之中的獨一無二,值得一再的紀念與回味。

  最後演出完,抬頭凝視滿座的觀眾,過往的回憶與未來的既視感瞬間湧上心頭。赫然想起兩個月前的建中樂旗社團成發,以為已抵達終點,卻只是另一段旅程的開端;與那時相比,現在的樂器實力應該確確實實地進步許多了吧。
  青春就是該如此瘋狂而不可預測,內心深深的感觸,太多太多,難以文字名述,只能獨自細細品味。

*****

  不是很重要的後記,其一。


  男子祭結束後的隔天,吹奏樂部沒有安排練習。這天放學我再次受到邀請,去唱了卡拉OK,也吃了拉麵作為晚餐。與我同行的總共有一位男生和三位女生,男生是常常一起返家的春前輩,女生其一是和我住在同一個電車站的長號,其二是和我演出同一組重奏團的另一支長號。
  其三值得特別介紹。她叫做綾部,樂器是低音大提琴和電貝斯,會一點點中文。樂團團練時指揮老師為了讓我理解音樂上的指示,常常請她把樂曲指示寫成漢字在黑板上給我看。此外,最近與她見面時,都會被她的笑容甜上眉梢,不勝感激。順帶一提,在這次的拉麵行中,我每回說話的前一位發言者也往往都是她。

  十分溫柔,也僅僅只是十分溫柔。如此便已足矣。
   年輕真好。

******

  後記其二。

  已經十月了。我逐漸地能夠聽懂別人的話語,並慢慢地跟上大家的腳步。無論是國文課堂上,快速而正確的回答出日本古文相關的問題;抑或是吹奏樂部練習時,能順利表達出自己對於音樂的見解和建議;或者,僅僅只是和同學進行日常生活對話,無論何者都是那麼充實而幸福。

  最近在班上,常與我對話的同學大概有兩位。
  其中一位是教室座位坐我前面的女生,名字叫做「真希」。她國語科的成績不錯,也因此每當我有日文相關的疑問,都會用自動鉛筆的鈍端輕輕點她的肩膀。此外,平時的下課和午休時間也會和她閒聊上幾句。順帶一提,她也住在所澤地區,我不時會在返家的公車上遇到她。
  另一位是很久沒有在網誌中提及的一八零。我的午餐時光大多是和他一起度過的,而我們對話時,最常使用的語言是英文,其次是中文,日文反倒極少使用。他是認真地想要學習這兩種語言,而我也很慶幸地有能力和機會給予指教。最近體育課在練習體操,他的所有喊數和口令都是用中文說的;當他做出漂亮的倒立前滾翻後,還會道出一句中文的「成功了」為自己慶祝,很是有趣。

*******

  最後,後記其三。


  入學一個月之後,「留學生光環」也消逝的差不多了。當大家不再對你的背景抱有好奇,當同學們已經厭倦用著簡單的日文語法和單字和你對話,當你不再是人群中特別的存在、眾人關注的焦點,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想要讓別人願意和你說話,只能持續提升自己的內外魅力。
  但是,我既不高又不帥,更不像一八零那樣是個有趣的人,所以只能憑藉他法:課業也好、樂器實力也好、社交能力也好,必須要變得足夠強大、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以證明自己是值得被他人需要的存在才行。

  只要夠努力的話,就會有好事發生;即便最終所期望之事未能達成,也會在其他方面得到相應的回報。

  我一直這麼堅信而努力著。

留言

  1. 不好意思,又是我! 這篇很讚,但標題普通了些........

    建議標題改成 "玩起遊戲,我可是不會輸的" ,還能頭尾呼應。而原來的標題移到第一段唯一句子的後面,僅供參考。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得太好了,謝謝標題大師的建議!
      取標題真是大哉問!

      刪除
  2. 直接用分數讓他們跪著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這邊沒有拿個班排一的話應該不能算來過日本吧

      刪除
  3. ウォーク ザ ダイナソー,這個曲子的演出是像這樣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cE290fGAw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們的版本還要再困難一些,尤其對於小號手而言,有更多需要邊演奏邊跳的動作。不過整體而言氣氛是蠻像的!

      刪除
  4. 以我的想法來看,分數的確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以分數建立連結,
    到最後會不會只剩下這個連結?
    我認為不太有必要去刻意證明自己的價值,
    相處久了,看得出你價值的人自然會留在你身邊。

    純粹抒發想法,請不要太在意。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好!我也認同不能只靠課業建立連結,因此我在課業、社團、人際等等方面都有各自努力的目標和實踐計畫喔!
      對我而言,提升自我價值是一種本分,而盡好本分則是一種義務。畢竟在異地留學,語言尚未能相通的情況下,現階段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履行自己的義務吧。能否憑此和他人建立連結並不取決於我,但是如果夠努力的話,身邊就會有好事發生。我是這麼篤信著的。
      我很欣賞你的想法,謝謝你的回覆!

      刪除

張貼留言